国外无线数字城市
美国费城:全球第一个无线城市
发展战略:费城无线城市的目标是在全市(350km2)范围内建设无线网络,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无线网络。通过无线城市带动经济的发展,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宽带服务。
覆盖情况:采用Wi-Fi+Mesh为主要组网技术方式。户外覆盖率达到95%,室内则覆盖90%建筑物的一楼和二楼靠近外墙的房间。
应用发展:用户定位上重点发展政府和企业用户,同时提供新的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以支撑Wi-Fi网络的增长,如网络电话、视频、“P-Walker”服务等。
赢利模式:政府提出推动计划,签约一家网络建设服务商进行网络建设和运营。政府提供市政公共设施(如:路灯)来置换运营商利益。
收费和免费双管齐下:面向一部分民众提供免费的窄带接人服务,而宽带Wi—Fi服务则收费,通过收取宽带接入费用来获得资金支撑运营。但在拥有140万人口的费城,仅有6000用户注册使用无线服务。
借鉴:政府是推动无线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运营商退出的情况下政府继续推动并最终重启了计划。
不足:导致运营商退出的原因是收费模式单一,没有足够收益。盈利和商业模式是费城无线城市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室内信号太弱也是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技术问题导致成本过高。
新加坡无线城市发展情况
发展战略: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无线网络,提高新加坡信息化普及程度,推动城市的发展。无线城市融人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之中,并且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
覆盖情况:主要采用Wi-Fi+Mesh的技术,通过部署Wi-Fi热点组建网络实现。热点总数目前达5000个以上,热点密度为7个/km2。覆盖场所包括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中心商业区、市区购物带、市中心以及建屋发展局镇中心等高人流公共区域。
赢利模式:运营商投资1亿新元部署,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ssociation,IDA)也计划为此投入3000万新元,向公众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人服务(至少为期两年),在此期间政府对运营商提供一定补贴。而针对高端/企业用户提供收费服务,以满足用户对上网速率、QoS、用户安全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借鉴:新加坡进行统一的市政规划有利于无线城市和谐发展,避免了网络重复建设。政府对无线城市的发展采取了大力的支持,政府本身是重要的用户,整个无线城市运营状况良好,注册用户超过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不足:将无线城市作为公共事业并完全免费的模式值得商榷,从长远看不利于电信市场的发展。
国内无线数字城市
台北:“网络新都(WIFLY)”工程
发展战略:台北的无线城市计划肩负着台湾经济复兴的重任,是提升整个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方面。下一步目标是成为全球WiMax产业创新中心,建成一个庞大、完善的无线宽带产业生态系统。
覆盖情况:目前已建成4000个AP(accesspoint),人口覆盖率达90%,覆盖面积133km2,区域覆盖率48%。由于台湾在全岛范围采用WiMax系统,目前无线城市建设中是Wi-Fi与WiMax和Mesh组网技术的融合。
应用发展:用户定位上重点发展政府和企业用户,同时提供新的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以支撑Wi-Fi网络的增长,如网络电话、视频、“P-Walker”服务等。
赢利模式:采取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政府招标,由运营商安源资讯投资建设Wi-Fi网络,并先期运营9年,到期政府收回经营。运营期间政府租借(出)灯杆及其他资产,并收取营收的3%作为回报。
向用户提供收费的上网服务,但至今仅有3万固定用户,其中包月用户只有2万。
借鉴:台湾无线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满足用户应用,而是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开发其价值,使得通过无线城市的发展直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技术上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计解决方案,Wi-Fi和WiMAX技术进行互补。
不足:用户数量不足,盈利模式是困扰台北无线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
香港无线城市发展情况
发展战略:香港电讯管理局和运营商合作推行无线城市项目,并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启动全城免费Wi-Fi无线上网服务,到2009年6月底,在全市350个公共场所实现了以上服务,该项目旨在为市民的信息化普及和推动城市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障,并逐步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覆盖情况:目前热点总数达到8000个,热点密度为6个/km2,覆盖场所包括公共图书馆、体育场馆、康乐中心、就业中心、社区会堂、大型公园和政府大楼等高人流公共区域。
赢利模式:先由运营商投资建设,然后政府投入2.1亿购买服务;同时,运营商对非公众服务部分进行赢利运作。其中免费服务涵盖了诸如公共图书馆、就业大厅等公共场所,而针对商业楼、宾馆、餐厅等营业场所由运营商建设并进行收费的商业运营,既获得了收益,又满足了用户对网速、安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借鉴:政府投入资金购买,为运营商的初期建设提供了保障,而运营商在收费领域的运营可以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运营良好,香港已跻身于先进无线城市之列;以电讯盈科为主导运营商,保证了项目的有序进行,避免了利用频谱资源的冲突。电讯盈科推出的电话亭免费上网服务,有力地提升了运营商的企业形象和项目宣传效果。
不足:大量免费上网服务的提供,难免会对运营商的有限网络市场造成冲击,或会对电信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波动;另外,现有的赢利模式仍比较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
北京无线城市发展情况
定位和目标:首期建设目标主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客和城市管理服务,最终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北京全市。
覆盖情况:采用WiMax(1EEE802.16d)+Wi-Fi+Mesh混合组网方式,前者主要解决回传问题,接人层则以Wi-Fi为主。2008年6月一期建设完成,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
业务应用:一期主要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和奥运信息服务。未来将包括电子政务、城管、远程教育、交通监控等多种应用。
赢利模式:政府指导、联合共建。先免费扩展客户(奥运会期间免费),后进行收费。目前“北京无线城市发售体验卡”已公开发售,收费标准是0.05元/分钟,并且还有十天、包月等促销模式。
借鉴:并非定位于公共事业,但带有公益色彩,服务奥运,弱势群体免费。
不足:建网至今,由于前期免费,运营商中电华通尚未有收益,投入巨额资金的中电华通是否能使无线城市可持续发展尚未可知。